印光大師法語|攝心念佛法(三)

弘法利生,大非易事。稍有偏執,其弊叢生,不可不慎。

念至一心,並有大菩提心,又復自行化他,廣行六度,誰不能登上品。攝心念,為上中下共修之道。其得益則隨人而分大小。

念佛必須攝心,使雜念無由而起。若欲攝心,則當諦聽。若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, 自然心不至於大散。

淨念,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,故名淨念相繼。能淨念相繼,久而久之,則得念佛三昧。此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。

心念、口念、耳聽,此三根一攝,眼也不會東張西望,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,身也不敢放逸懈怠,故名都攝六根。

欲攝妄念,第一要心存恭敬,常若身在佛前,不敢起別種念想。

念佛法門,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。行、住、坐、臥,一切時,一切處,均好念。

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。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內而家庭,外而同人,均當以此奉勸,則是真佛弟子。

淨念若能常常相繼,無有閒斷,自可心歸一處。淺之則得一心,深之則得三昧。三摩地,亦三昧之別名,此云正定,亦云正受。

念佛時,心中(意根)要念得清清楚楚,口中(舌根)要念得清清楚楚,耳中(耳根)要聽得清清楚楚。

欲得攝心歸一,第一要為生死心切,第二要懇切至誠,第三要著實從心中念,勿只滑口讀過。若再不能歸一,當依文鈔十念記數之法,自可易於歸一也。

念佛法門,注重信願,有信願,未得一心,亦可往生。得一心,若無信願,亦不得往生。

分享至: